fbpx

美國高中交換生的升學後續⋯⋯

美國升學是一個完整的計劃,而非僅僅一個行動。我們經常強調,在成為一年的美國高中交換生後,學生需要思考未來的出路,他們可以選擇回港繼續升學或;我們有約七成半的同學選擇在美國繼續深造和發展。 今天,我們將分享一些經由美華文化成為美國交換生的學生,特別是Jessie、Bosco和Walter,他們在畢業後的升學和職業發展。讓我們一同探索他們的親身經歷吧! 開啟科學與文化的冒險之門– Jessie 2018年:美國高中交換生 2019年:轉學至雪蘭社區大學(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 2021年:轉學至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現職:佛羅里達大學學院附屬博物館 – 收藏管理助理 Jessie於2018年決定到美國當交換生。翌年以優異的成績轉學到雪蘭社區大學(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繼續學業。Shoreline 有超過 60 門學科選擇,讓Jessie有更多機會發掘自己的興趣。 我們常強調同學要選擇感興趣的學科,成績自然會理想。 Jessie亦不例外,進入Shoreline後,她以GPA 3.9的成績,於2021年成功獲得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錄取,並攻讀地球及太空科學學士學位(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 ESS)。對於Jessie來說,常規大學的生活是另一個嶄新的體驗,更加開闊了她的眼界。 “我最美好的回憶之一是ESS為我提供的不可思議的資源和機會。儘管我是一名轉學生,但在過去的兩年裡,我仍然能夠在這裡取得很多成就。我進行了研究,在ESS晚宴上發表演講,擔任了兩門課程的助教,獲得了獎學金,並參加了去蒙大拿的考古之旅,為伯克博物館和我們的研究實驗室收集一些化石。ESS確實將我的極限推向了更高一級。” 目前,Jessie的職業生涯也充滿潛力。她在佛羅里達大學學院附屬博物館擔任收藏管理助理。這個職位不僅讓她能夠應用她在學業上的知識,還讓她參與文化和科學的保存和傳承。 從香港高中到Google、EY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 Bosco & Walter 2019年1月 :美國高中交換生 2019年9月:轉學至雪蘭社區大學(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 2021年:轉學至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Bosco 現職:Google- 實習軟體工程師Walter 現職:EY – 技術風險管理顧問(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Bosco和Walter在香港時已是要好的朋友,於2019年1月來到美國當交換生。同年,他們符合社區大學的入學條件,隨即轉學至雪蘭社區大學(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出於對乒乓球的熱愛,他們在校內成立了乒乓球學會,希望將這項運動引入校園。兩位同學積極參與美國生活,融入當地寄宿家庭和校園生活。 他們在社區大學取得優異成績,在轉學時獲得多間大學錄取,其中包括Walter一直夢寐以求的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

美國升學計劃有變    反比其他人更早讀大學?

近年來有許多客觀因素,如全球經濟情況的波動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令某些家庭提早或延遲子女的海外升學/美國升學計劃。當計劃趕不上變化時,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狀況,例如:同學年紀上的限制,或是已過了J-1/F-1 美國高中交換生計劃的報名日期。遇上這樣的情況,家長和同學應該如何應對?今次故事的主角Lawrence一家正正是這個情況。 五月中的一個下午,我接到了Lawrence 媽媽的電話,她帶點焦急地說:「Kiki,我哋想快啲送阿仔去美國讀書,宜家仲趕唔趕得報J-1/F-1 美國高中生交換計劃?」 我去年認識他們,他們對兒子的教育一向很有規劃。但因為某些家庭因素,他們想提早送Lawrence到美國讀書。可是,五月已經過了美國高中交換生計劃的報名日期。若要報讀此計劃,便要等待明年的招生時間。 「咁我哋宜家應該點做好啊?」Lawrence 媽媽問。 我想了一會,再考慮Lawrence 現時的情況 – 他現時在香港就讀中四,已年滿十六歲,校內成績中等,性格開朗,加上父母亦很支持他提早到美國讀書。所以,我便向他們提議直接入讀一所適合兒子的社區大學 。 「不過,我想問如果佢咁早去讀大學會唔會有問題㗎 ?」Lawrence 媽媽問,這也是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 「我都明白你哋可能會諗阿仔會唔會太細個,同其他同學仔年齡差好遠而唔夾。」我說:「呢間社區大學入面有 30% 學生同Lawrence年紀差唔多,唔擔心會玩唔埋。」 「佢直接讀大學,咁咪比其他同學少咗一張高中畢業證書囉?」 「社區大學入面有一個『完成高中計劃』,可以俾Lawrence一邊讀社區大學,一邊考返呢張高中畢業證書,唔使話驚比其他同學少咗張證書。」 「咁好?!呢間社區大學有冇問題嫁?有咁著數?」Lawrence 媽媽感到很疑惑。 「呢間美國社區大學排名第13,學校質素有一定保證,而我亦都係喺呢間社區大學出身,我對佢哋嘅教育方針好有信心。」我接著說:「Lawrence可以喺呢間社區大學讀兩年先,做返好啲嘢,例如補返張中學畢業證書、適應美國的生活,再轉去其他心儀嘅大學。學校入邊亦有學術顧問,幫助同學轉去理想嘅大學。」 「仲有,我想問突然轉去讀大學會唔會好貴?我哋原本冇預咁多錢俾阿仔去美國嗰邊讀書喎。」 「社區大學嘅學費比起其他大學相對平好多,可能只係比美國交流生貴幾千蚊美金。當然,亦都要考慮你哋家庭嘅狀況。」我說。 「聽落好似好唔錯,宜家先報名趕唔趕得切嫁?」 「可以,社區大學嘅開學日子、報名時間唔一樣,宜家報名仲嚟得切。」 就這樣,Lawrence 於十六歲那年入讀了美國的社區大學。我們跟Lawrence 媽媽也很著緊,生怕他會不適應。可是,沒想到他很快便結交了幾個好友,並經常相約打籃球。雖然他需要花多一點時間處理學業上遇到的困難,但學校老師及學術顧問十分支持他,給了他許多學習上的幫助,我們相信Lawrence定會有一個美好的留學年。 最後,我們也要強調,雖然這是比起其他同齡同學提早入讀大學,可是像Lawrence這樣的情況確實是少了美國高中生的生活體驗,加上每間社區大學的收生標準不一,建議家長和同學一同商量,考慮同學的學習目標、性格、成績、家庭狀況等因素,作出一個最合適的升學選擇。

還在猶豫是否出國留學?破解升學的 4 大心理關卡

升學是許多家長與學生面臨的重要抉擇,但不少人可能感到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入手。我們整理了幾個常見的海外升學疑慮,希望能幫助台灣與香港的家長和學生理清思路,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怕升學費用太貴! 有些家長和學生可能擔心升學的費用問題。毫無疑問,到外國留學所需的費用可以是相當昂貴。如果選擇就讀私立學校,一年的學費可能超過 30 萬港幣(約120萬新台幣),此外還有其他雜費、伙食費、住宿費等等。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負擔。 但其實可以考慮一些更經濟實惠的升學選擇,例如參加高中交流生計劃。這些計劃提供認可的學分,即使同學將來轉校或繼續升學,這些學分也能夠被計算在內,因此不需要擔心完成計劃後會浪費這些學分。美國和加拿大也有提供這樣的計劃,一年的學費大約在十幾萬港幣(約 60 萬新台幣)。對預算有限的家庭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延伸閱讀:《美國交流生計劃 VS 加拿大交流生計劃》 延伸閱讀:《【美國中學學費】入讀美國公立、私立學校及交換生留學費用比較》 怕浪費時間、怕失敗! 我們很明白學生會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到害怕,很多學生擔心萬一出國升學失敗,就等於浪費時間和金錢。 我們經常強調海外升學是一個過程,更是一個「尋找自己」的旅程。當然,海外升學可以被視為「成功的門票」,但僅擁有門票是不足夠的,影響留學生成功與否的因素還有很多。 從我們與眾多學生接觸的經驗來看,除了學生的心態外,與家人的關係和支持也是成功的關鍵。因此,我們建議家長和學生可多溝通和討論任何關於海外升學的話題,共同探討學生的興趣、優勢和目標。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確定自己的目標,並提高他們在升學過程中的信心和動力,並找到一個適合的升學方向,從而增加升學後成功的機會! 延伸閱讀:《留學不只是死讀書!5個送孩子出國留學的理由》 怕成績不夠好! 許多家長和學生以為,只有成績非常優秀的人才有機會到國外升學。以為他們一定是「校內菁英」、「成績非常優異」,更有人會認為學生的公開試成績,例如:DSE、IB、GCSE等,需要十分卓越才夠資格到外國升學。 然而,外國的教育制度跟香港/台灣有很大差別,他們更著重學生的個人成長、興趣及發展。因此,對於外國的學校來說,香港/台灣學生遠赴美國、加拿大等地升學,他們會更著重於不同文化的交流,多於成績比拼。所以,只要學生在校內的總成績達到基本標準(例如過去三年校內總成績平均合格),就有機會申請國外的學校。 延伸閱讀:《【3分鐘了解】5個美國交換生計劃的入門知識》 怕英文程度不夠! 「我的英文不好,會不會無法適應?」這是許多學生最擔心的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不僅僅是學業的影響,如果連與他人的溝通都有困難,那麼如何體驗外國生活呢? 其實同學不需要將事情想得太複雜。只要同學具備基本的英語水平,能夠進行簡單的溝通即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同學突然肚子痛,我相信同學會嘗試用盡自己所知的英文單詞、身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來表達目前的需要吧! 到外國升學就是如此,只要同學在緊急情況下能夠用英語簡單表達就足夠了。至於其他時間,可以以輕鬆的態度面對,可能同學需要比其他人花更多時間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沒關係,他們會理解你的母語不是英語,自然需要花多些時間。這不是一場辯論比賽,只是簡單的人際交流而已。 另外,到外國升學前確實需要通過一些英語能力測試,相信這也是家長和學生擔心的另一個問題。以升讀美國高中為例,學生需要參加名為ELTiS(國際中學生英語)的考試,及取得合格成績。而 ELTiS會提供模擬考試,讓同學先試試自己的英語水平,這樣在真正考試時壓力就會減少。 延伸閱讀:《美國高中交換生必考!了解ELTiS英語測驗》 未有明確升學方向 若同學現階段不太清楚自己的方向、沒什麼想法、或未有時間處理各樣手續,我們建議這些家長和同學可尋求第三方的意見或協助。 然而,我們作為升學顧問,跟升學中介最大的分別是:升學顧問不代表某學校,而是從家長和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你們的需要以及家庭狀況,針對各個家庭的不同需要,再配對適合孩子就讀的學校,提供較多個人化服務。 我們曾經遇過一些很需要尋找出路或自己沒什麼意見的同學。他們需要過來人或第三方的輔導,過來人不單單指升學顧問,一些有經驗的家長也可透過我們成為他們的指路明燈,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升學途徑。 延伸閱讀:《【學生個案】找對學校 內歛男生學會成熟》 總括而言,升學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決定,我們建議家長和學生之間進行更多的溝通,以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關注點。這樣可以確保在做出決定之前充分理解彼此的期望和需求。 此外,我們也建議學生和家長積極參與一些關於海外升學講座或活動,這樣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海外升學的情況和選擇。這些講座通常會有專業人士提供指導和解答問題,對於澄清疑慮和提供更多資訊非常有幫助。而我們會提供一對一的諮詢服務,以理解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並解決其疑慮。這樣能夠為學生和家庭提供更好的升學支援和建議。

一文了解GED |一個月內擁有美加高中同等學歷

什麼是GED? 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簡稱:GED),是一個用來評核考生的學術水平是否達到美國或加拿大高中程度的考試。如成功考取GED證書便等於擁有美國或加拿大高中同等學歷,考生繼而可循不同的升學途徑取得學士學位。這是前往美國升學或加拿大升學的一種途徑。 GED 最初是為了讓二戰後的美國年輕軍人有機會再接受教育而設立的,好讓他們可繼續完成高中課程,並幫助他們重返正常生活。隨著時代的轉變,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而沒辦法完成高中課程、沒有辦法提供高中畢業的學歷證明、甚或希望重新取得更好的高中成績等等,都可以透過這個GED 考試來獲取美國或加拿大的高中同等學歷。因此,GED 是很多在職人士或希望重投社會之人士的選擇。 報考GED 的原因/升學途徑 完成美國的高中課程需要花四年時間,對於在職人士來說可能較難抽空。報考GED 會比較省時,如準備充足,考生可在幾個月內,甚至幾星期內完成GED考試。此外,考生不需要於同一天應考所有科目,按自己實際情況報考便可。 由於GED 證書相等於美國或加拿大的高中同等學歷(即美國高中Grade 12 或加拿大高中Grade 12),這對日後找工作或繼續進修都有很大幫助。先談工作,有些公司或職位招聘時有機會要求應徵者提供高中學歷證明,也有些工作會因僱員的學歷而有不同待遇。 如考生希望繼續在美國進修,取得GED 證書後便可參加大學入學試,即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AT)或 American College Testing(ACT),並取得大學設置的門檻分數,繼而進入四年的美國大學課程。 除了參加美國的大學入學試,考生亦可入讀美國的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為期兩年。社區大學的申請門檻較低及較靈活,而且課程非常多樣化,絕大部份有多達50至90門科目可選擇。只要取得足夠學分並完成社區學院的課程,便可銜接到第三及第四年的常規大學(Year 3 entry),並獲得學士學位。 延伸閱讀:《美國升學計劃有變 反比其他人更早讀大學?》 另一方面,加拿大並沒有大學入學試,加拿大的學生完成高中課程後,會取得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憑(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Diploma),簡稱OSSD。學生可以以OSSD的成績報讀加拿大的大學。因此,考生取得GED 證書後,便可以GED 的成績報讀加拿大的大學,並完成四年制的學士課程。 考生亦可選擇先入讀加拿大兩年制的大學/學院(College),只要取得足夠學分並完成學院的課程,便可銜接到第三及第四年的常規大學(Year 3 entry),並獲得學士學位。 我們建議各位在規劃升學路線時,向專業的升學顧問查詢,因為每間社區大學/學院的畢業、升學或轉學的要求不盡相,學校可能會要求學生提交高中學歷證明,也有些社區大學/學院容許學生一邊讀書,一邊考取GED證書。 GED 報考資格 不論你是美國公民,還是國際學生,基本上只要是年滿16歲的非高中生便合資格報名參加GED考試。可是,每個地方的考試年齡也有些許差異。以美國為例,加州規定考生必須年滿18歲才合資格,而華盛頓州則規定年滿19歲。考生報考時需注意相關規定。 GED 考試費用 GED 的考試費用會因應考試場地和考試模式而有所不同。以美國為例,如選擇到加州的試場應考,收費為 $35美元/科;如在網上應考,收費為 $41美元/科。如選擇到俄勒岡州的試場應考,收費為 $38美元/科;如在網上應考,收費為 $44美元/科。 另外,考生重考某些科目的話,如達到一定條件會有折扣優惠,建議考生可到以下網站查詢各個地方報考GED的相關收費: https://ged.com/about_test/price_and_state_rules/ GED […]

美國寄宿學校 VS 英國寄宿學校

英美寄宿學校簡介 近年,海外升學是不少香港家長和同學的選擇,我們亦留意到學生到外國升學的年齡有下降趨勢,原本計劃待子女在香港完成中四或中五課程後才送子女到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等地留學的家長,也提早在中一或中二時送他們往外國讀書。可是,年齡較小的學生隻身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作為父母必會有各種擔憂。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便成為了很多香港家長和同學考慮的升學途徑。而美國和英國是其中兩個很熱門的升學國家,因此美國寄宿學校和英國寄宿學校更成為了家長們的心水選擇。這篇文章會對比美國寄宿學校及英國寄宿學校在各方面的異同,好讓各位家長和同學更了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升學路線。 英美寄宿學校特色 不論是美國寄宿學校還是英國寄宿學校(全寄宿),學校已經規劃好同學每天的行程,從起床時間、上課時間到就寢時間,同學須遵守校內住宿的規定。對於希望培養規律的作息生活和自律性的同學,寄宿學校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美國寄宿學校和英國寄宿學校會提供三餐住宿,也有二十四小時住宿的老師和舍監照顧,同學可以在一個更安全的環境下專心學業。學校通常會安排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住在同一間宿舍裡,同學在一個房間裡可以接觸到不同語言的學生,接觸到不同文化,一同享受校園生活。另外,寄宿學校亦會有專門協助國際學生的部門,除了解決國際留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外,也會關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否遇到困難。一般全寄宿學校也會有駐場的醫生或護士,確保學生一旦受傷或生病時得到及時照料。 延伸閱讀:《選好學校,除了中學排名,還應該參考甚麼?》 美國寄宿學校風氣一般較自由,彈性較大。學校除了著重學生知識增長外,也著重學生的個人發展,他們會鼓勵學生作多方面的嘗試、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發揮創意、力求創新。除了在學術成績和課外活動比重相若的中學外,美國亦有稱為 College Preparatory School/ College Prep School的中學,他們以把學生送進較優秀的美國大學為目標,因此,學校較著重學術成績,而他們所舉辦的課外活動亦能幫助同學進入美國的大學。 而英國寄宿學校可說是英國教育的一大特色,亦是歷史悠久的教育模式。學制關係,同學需應考GCSE(相當於香港會考)及A-Level 考試,因此,英國的學校相對以考試為目標。學校除了著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外,也注重學生的個人修養、氣質培養等,無形中塑造了較有規矩及嚴謹的學習環境。 以下對比了美國寄宿學校和英國寄宿學校的中學課程、環境以及主要長假期: 項目 美國寄宿學校 英國寄宿學校 課程 美國中學課程(部份學校有IB課程) GCSE課程 (Year 10-11) 及;A-Level課程 (Year 12-13) 環境 分佈各個州分中或小型城市 一般位於市郊 主要長假期 暑假:6-8月聖誕節及元旦:12月底開始,約2.5星期春假Spring Break:四月中,約1星期 暑假:6-8月聖誕節:12月底開始,約3星期復活節:3月底開始,約3星期 英美寄宿學校的寄宿模式 所有美國學校無論在學校配套、校園環境、師資、教育品質等方面都受到政府監督,而正因為美國寄宿學校為數不多,所以能夠成立的美國寄宿學校必有一定質素,家長同學不用擔心美國寄宿學校良莠不齊。美國寄宿學校的寄宿模式大致分為三類,分別是全寄宿學校,或稱 7天寄宿學校(All Boarding School/ 7-day Boarding School),學生必須每天入住學校宿舍;5天寄宿學校(5-Day Boarding School),學生可選擇週一至週五入住學校宿舍,並於周末離開校園,或每天來回學校和住宿的地方;以及寄宿制學校(Boarding Day School),學生可選擇入住學校宿舍或每天往返學校和住宿的地方 。 此外,有些美國寄宿學校規定國際學生(非持有美國護照或綠卡的學生)必須選擇全寄宿/ 7天寄宿,而不能選擇5天寄宿,家長和同學報讀時須多加留意。 延伸閱讀:《美國西岸留學介紹 — 了解不同州份的背景、氣候以及環境》 英國寄宿學校大部分是私立學校,而所有隸屬獨立學校協會(Independent Schools […]

美國交流生計劃 VS 加拿大交流生計劃

美國交流生計劃 VS 加拿大交流生計劃 美國和加拿大是很多香港家長和學生選擇的海外升學國家,皆因這兩個地方同樣擁有世界頂尖的教育體制,而當地政府每年也會投放大量資源在教育上。美國和加拿大都有交流生計劃,這個計劃可以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好好利用這一年來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校園環境及習俗文化。那麼美國交流生計劃和加拿大交流生計劃有何異同?這篇文章會為大家對比兩者,讓大家在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路線上有一個更清晰的藍圖。 美國/加拿大交流生計劃簡介 美國交流生計劃(又稱美國J-1高中交換生計劃、美國文化交流計劃、美國交換生)是非盈利性政府計劃,在美國國務院計劃備案編號為Exchange Visitor Program No.P-3-10256,學生將持J-1簽證進入美國。美國高中交換生計劃可讓同學在14 -18歲任何一年參加,於第一年先入讀美國政府公立高中,並在全英語、沒有華語學生的環境下適應美國的校園生活。而加拿大交流生計劃(又稱加拿大高中交換生計劃、加拿大文化交流計劃、加拿大交換生計劃)已舉辦超過20年。加拿大交流生計劃可讓同學在14 -18歲任何一年參加,學生將持加拿大移民局發出的確認信(Letter of Introduction)及電子旅行證(eTA)入境加拿大(加拿大學生簽證會在入境時取得)。同學需於第一年先入讀有參加加拿大交流生計劃的公立或私立高中,並在全英語、沒有華語學生的環境下適應加拿大的校園生活。美國和加拿大交流生計劃的課程靈活,除必修科之外亦能夠提供不同範疇的知識,讓學生發掘自己的興趣。住宿方面,同學將入住當地寄宿家庭,全面體驗美加生活。完成一年的美國/加拿大交流生計劃後,同學可選擇繼續於原校升讀下一年級,也可以轉換到其他高中繼續完成高中課程。 升學途徑 我們經常強調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最為重要,了解不同地方的教育制度及升學途徑是計劃海外升學的第一步,也是決定何時送子女到海外升學的重要資訊。要清楚得知子女的升學途徑,先要了解香港、美國和加拿大的學制如何銜接。美國和加拿大的高中課程設在Grade 9-12(即香港中三至中六)。同學最早可在香港中三(14歲)時,參加為期一年的美國/加拿大交流生計劃。完成交流生計劃後,同學可選舉在美國/加拿大中學升班,或回港繼續完成高中課程。若同學選擇在美國/加拿大中學繼續學業,完成美加高中課程後,便可報考美國/加拿大的大學以取得學士學位。不過,美國和加拿大的升學途徑略有不同,以下會為大家詳細講解。 美國交流生計劃升學途徑 美國交流生完成了高中課程後,需要參加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簡稱SAT;或美國大學測驗(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簡稱ACT,從而申請入讀四年制的美國大學,情況就像香港學生申請香港的大學前考DSE一樣。 另一個入讀美國大學的途徑是先入讀美國的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為期兩年。進入社區學院不需要應考SAT/ ACT,只要取得足夠學分並完成學院的課程,便可銜接到第三及第四年的常規大學(Year 3 entry),並獲得學士學位。 此外,社區學院的申請門檻較低及較靈活,最低入學年齡為16歲。因此,同學最早可在20歲時取得大學學士學位。(如下圖) 加拿大交流生計劃升學途徑 加拿大交流生完成了高中課程後,便會取得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憑(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Diploma),簡稱OSSD。學生可以以OSSD的成績報讀加拿大的大學。OSSD 認受性極高(與IB、A-level、AP等其他國際課程相同),所以同學還可以用OSSD 成績報讀其他國家的知名大學,如:哈佛大學;也可用OSSD成績報讀香港的大學。 順帶一提,OSSD 並非如DSE、SAT或ACT這些報考大學的考試。它的評分標準是從不同方面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而不是「一試定生死」的入學試。 另一個申請入讀加拿大大學的途徑是先入讀加拿大兩年制的大學/學院(College)。只要取得足夠學分並完成學院的課程,便可銜接到第三及第四年的常規大學(Year 3 entry),並獲得學士學位。跟美國的社區學院不同,加拿大學院(College)一般最低入學年齡為18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及加拿大學制與現今香港DSE學制非常相似,家長不需擔心子女會否與當地學生的學習進度有明顯差別,銜接起上來亦更順利。因此,香港與美加升學銜接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以往大多數家庭會計劃待子女18歲才考慮海外升學,現在越來越多家庭會考慮提前到子女13或14歲時送他們到美加升學。 以下是香港、美國和加拿大的學制對比: 學生年齡 香港學制 美國學制 加拿大學制 21 歲 大學四年級 Year 4 Year 4 20 歲 […]

卡育加青少年夏令營(CASC)

美國留學生 - Jessie & Jasmine

2021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11

2022年 - 美國雪蘭社區大學
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

2024年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Business economics - Jessie)
(Psychology - Jasmine)

美國留學生 - Kevin

2021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11

2022年 - 美國雪蘭社區大學
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

加拿大留學生 - Sam

2022年 - 加拿大高中交換生
Grade 11

2023年 - 加拿大高中生
Grade 12

2024年 - 加拿大百年理工學院
Centennial College

美國留學生 - Ellie

2020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11

2021年 - 美國雪蘭社區大學
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

2023年 - 美國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國留學生 - Percy

2020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11

2021年 - 美國私立高中
Grade 12

2022年 - 美國大學

美國留學生 - Owen

2020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12

於美國參加學術能力評估測試 (SAT)

2021年 - 澳洲墨爾本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Physical Therapy)

美國留學生 - Sam

2020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11

2021年 - 美國社區大學

2023年 - 美國大學

美國留學生 - Jessica

2019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12

2020年 - 美國雪蘭社區大學
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

2022年 - 美國威廉傑瑟普大學
William Jessup University

美國留學生 - Walter

2019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12

2019年 - 美國雪蘭社區大學
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

2021年 - 美國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Business Management)

美國留學生 - Bosco

2019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12

2019年 - 美國雪蘭社區大學
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

2021年 - 美國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Computer Sciences)

美國留學生 - Alice

2018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11

2019年 - 美國雪蘭社區大學
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

2021年 - 美國威廉傑瑟普大學
William Jessup University

美國留學生 - Jessie

2018年 - 美國高中交換生
Grade 9

2019年 - 美國雪蘭社區大學
Shoreline Community College

2021年 - 美國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成功案例

美國簽證代辦

hannah-gibbs-nnkpg6tRYSY-unsplash

美國B1/B2簽證代辦

美國B-1旅遊簽證適用於在美國短暫停留的商務人士。而美國B-2旅遊簽證適用旅遊人士申請,其前往美國的目的包括觀光、探訪親友等。

community-01

美國學生簽證代辦

現推出美國F-1 學生簽證代辦服務,讓家長和同學可節省時間及避免申請簽證時的繁複程序。

pexels-ketut-subiyanto-4473775

美國陪讀簽證代辦

家長以學生身份申請美國F-1學生簽證,再攜同子女申請F-2陪讀簽證,即子女是以授養人的身份在美國生活。

加拿大簽證/其他代辦

jason-hafso-C2keINMOhIE-unsplash

加拿大學生簽證代辦

現推出加拿大學生簽證代辦服務,讓家長和同學可節省時間及避免申請簽證時的繁複程序。

ca-study-permit-application

加拿大永居代辦

加拿大救生艇 Stream B 申請永居(PR) 代辦服務

MyWay Edu 每月通訊

訂閱即送您
免費升學攻略

MyWay Edu 每月電子報為你帶來最新的升學資訊及優惠

我們不會傳送無關的垃圾郵件給你!

WhatsAp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