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故事的主角 Nicole 是一位來自基層家庭的香港女孩。與許多抱著「嘗試看看」心態前往加拿大、美國升學的學生不同,Nicole 的故事,是一場真正為夢想與改變而戰的旅程。
在香港,許多家庭會將海外升學視為「後備方案」——萬一 DSE 發揮失常、或無法適應本地課程,出國升學便成為另一條出路。但對 Nicole 而言,這趟旅程不僅是學業上的選擇,更是人生重新定位的起點。
基層少女留學的心聲
「以前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有機會到外國留學或當交換生,」Nicole 在一次海外升學分享會上說道。對她而言,去美國升學從前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的確,對出身基層的家庭來說,海外升學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經濟支撐。Nicole 的父母從未想過,女兒有一天能踏上美國的土地。然而,他們選擇相信女兒——即使必須傾盡積蓄,也願成為她背後最強的後盾。
父母為圓女兒夢想四處籌款
當決定送女兒前往美國當交換生時,Nicole 的父母坦言,他們只能負擔她在當地一年的生活與學費。
但即便如此,Nicole 依然決定勇敢一試。那筆費用得來並不容易——「大伯,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Nicole 的媽媽有些靦腆地開口,「我想向你借點錢,讓 Nicole 去美國讀書。」
為了讓女兒圓夢,她的父母幾乎動用了所有「人情卡」,拜託多位親友伸出援手,只為湊足這筆龐大的費用。「放心,我每個月都會還,你一定要相信我!」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未來,即使要放下尊嚴、再辛苦,也願意為子女創造機會。
延伸閱讀:《美國升學真實案例|港媽天天追蹤孩子,寄宿家庭設規矩助他學獨立》
老師一句話,改變了命運
在出發前,Nicole 的班主任曾對她說了一句話,成為她日後「向上游」的最大推動力。
「Nicole,不如你試試轉去別的學校,或看看有沒有海外交流的機會。」
原來,Nicole 在校內的成績名列前茅,是老師眼中的學霸。然而,她就讀的是一所 Band 3 學校——在香港教育體系裡,這幾乎是「被標籤為無望」的象徵。
老師們都明白,這位女孩有能力、有潛力,但卻受限於資源不足的環境。「我們這所學校就像困住你的籠子,幫不了你再往上爬,不如試試美國交換生計畫吧!」
這番話讓 Nicole 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她與家人討論後,最終決定放手一搏,前往美國參與為期一年的交流計畫。
當時還未有疫情,廉航機票價格親民。她只花了約五千港元,便買到一張來回美國的機票。那不只是一次旅程,而是她踏出舒適圈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KikiAllAboutUS】去美國讀書,令我更有自信!》
異地求學的挑戰與成長
或許你會以為,故事接下來會像童話一樣順利。然而現實並不如此。
初到美國時,即使英文程度不錯,Nicole 發現自己仍需花時間「醞釀」每一句英文才能開口。生活、文化、思維方式,全都與她熟悉的香港截然不同。
但正因如此,這段經歷讓她迅速成長。她在異國生活中學會獨立,也學會承受挫折。在香港,她曾是「全校第一」,但在美國,她重新體會到「學無止境」的意義。
「當我發現世界上有太多事物值得我去學習時,我開始更努力、更好奇,想了解不同的人和文化。」Nicole 笑著說。
跳出舒適圈,真正「向上游」
完成一年的美國交流後,Nicole 回到香港,成功轉入 Band 1 學校。她延續在美國養成的學習態度,持續努力,在學業與人生上都「向上游」。
我們常以為「留學」的終點,應該是海外大學的學位。但對 Nicole 而言,這趟旅程的收穫遠超學歷本身。她學會感恩、懂得珍惜,更懂得如何在有限的環境中創造無限的可能。
這位基層少女,憑著一股堅毅與勇氣,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成為更多學生的啟發與榜樣。
想了解更多美加升學?立即向我們的升學顧問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