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香港與台灣的家長來說,安排孩子赴美國高中留學,總會問:「美國高中上課是怎樣的?孩子能適應嗎?會不會跟不上進度?」
我們多年來與眾多交換生與家長保持聯繫,訪談過在美國不同州就讀的高中生,得到最多的回饋就是:美國高中的學習氣氛充滿人情味、自由度高,讓學生更有自信,也更敢表達自己。
美國高中走堂制:學生主動走進老師教室,體驗校園探索感
香港與台灣的學生到了美國高中,第一個文化衝擊就是——「走堂制」課堂模式。
不同於亞洲地區學校由老師轉堂的安排,美國高中採用的是學生走堂制度。每位老師擁有專屬的教室,學生每天按課表前往不同教室上課。這讓整體校園活動更靈活,也讓學生養成主動探索和規劃時間的能力。
課室佈置也充分展現老師個人風格,例如:
- 西班牙語課教室貼滿拉丁美洲地圖與文化圖像
- 生物教室裡飼養爬蟲類,讓學生與學科互動
- 藝術課室陳列歷屆學生作品,創意滿滿
初到美國的亞洲學生可能會擔心迷路,但常會遇到素未謀面的美國同學主動帶路,甚至為了幫你找到教室,自己情願遲到。這樣的善意,正是美國校園文化的一大特色。
延伸閱讀:《美國交換生計劃概述》
美國課堂自由互動,鼓勵表達與思考
進入課室後,美國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以講授為主,而是大量討論與互動。
課堂常見的不是老師單方面講課,而是:
- 小組討論、同儕互評
- 帶動學生思考問題背後的邏輯
- 鼓勵每位學生表達自己看法,即使答案不一定正確也無妨
對許多亞洲學生來說,剛開始會覺得不可思議:竟然真的有人會主動舉手發言,而且回答錯誤也沒有人取笑,反而會聽到「Good try!」
這樣正向的鼓勵文化,幫助學生更願意發聲,也提升了自信與主動學習力。
校園友誼從課後開始,師生互動延伸到生活
除了上課互動,課後生活也處處展現人情味。
當同學發現你對某一科目不熟悉,往往會主動邀你放學一起自修、準備報告;熟絡後甚至會邀請你到家裡一起晚餐或做功課。很多深厚友誼都是從這樣的課後互動開始建立。
更特別的是,許多交換生分享,美國老師常會邀請國際學生到自己家裡過感恩節或聖誕節,與家人共度佳節。在學生眼中,老師不只是教學者,更像人生導師(mentor)、啟發者與朋友。
延伸閱讀:《遠赴美國會嚇壞孩子?美國留學生的支援》
美國升學的價值:不只是成績,更是信心與成長
從課堂制度到校園文化,美國高中提供的不是填鴨式教育,而是一個啟發式、多元學習的成長平台。
許多從MyWay出發的學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學會獨立、自主、溝通與建立自信,這些能力遠超過課堂成績,成為他們人生的重要資產。
想了解更多美國高中文化與升學準備?
美國升學不只是轉換學習環境,更是轉變孩子對學習、生活與自我定位的態度。如果你想為孩子規劃最適合的美國高中升學之路,立即與我們的升學顧問談談。